漫遊,三毛夢屋的剎那時光
仿若一陣婉約的清風,撩撥起這段歷久彌新的美
趁著謙謙開學前夕,我們安排了兩天一夜的新竹,台中行.參觀完張學良故居後,我們信步來到三毛夢屋.
三毛的人和她的書都受到許多人的喜愛,她飄泊的身影讓多少人在心中編織起流浪的夢,而那些好聽的故事更讓人們留連駐足.儘管外表看來,三毛瀟灑自如,生活豐富多采,但她並不快樂.三毛的情感細膩,非常有愛心,但她的心靈卻十分孤寂,像一片荒園,很少人能進入.
因為覺得和丁神父心靈很貼近,在和他的書信往來中,三毛總是表露出最真實的自己:
“在西班牙,我們常說:”如果你在夜裡哭泣,就沒法看見美麗的星星了.”我好久沒看星星了."
“一人獨居後,我意識到自己的孤獨感與日俱增 ………“
看完那樣一本美麗的書,我感到非常孤獨………,你知道最深處的快樂和憂傷永遠是孤獨的………"
“巴瑞,在我們的旅程中,人人都是孤獨的,………但在人生的終點,我們仍是孤獨,孤獨的…………”
三毛和丁神父是在蘭嶼認識的,後來丁神父來到清泉,三毛來看他.沒想到第一次來到清泉,三毛就深深愛上了這個地方.
“鄉愁,如同鈴鐺一樣,細細碎碎的飄過來…………”
“我離開清泉,一部分的心簡直碎了.我知道我能為清泉朋友所做的是這麼少,但我真的愛他們 - 而且不只是他們.有多少寂寞的人也需要愛!我這短短的一生無法做盡所有的事…………,請為我禱告,求上帝帶走我心裡的迷茫和哀傷.”
夢屋又是如何進入三毛生命中的呢?
“走過那家鎖著的紅磚房時,大家也就走過了,我停了幾秒,一凜,從破了的窗戶裏去張望…………,我不敢想,這是一生拾荒生涯中的又一個高潮,有眼光,知道碰到了什麼寶貝,心開始急著跳.”
雖然三毛是這樣的心繫於這間小屋,但房子整修好後,基於某些原因,她並沒有去住,同時,她決定化小愛為大愛,把這幢房子分享出去.
"我的愛的層次已不再是自私的,我的生命已一日日給出去了,給更多人………."
“將小屋開放,給那些莘莘學子另一個地方可去………,我的愛,我的小小的夢,可以分享,我的生命,可以延續;我不窮,我有一幢卑微的山林小屋,可以開放”
“它是我目前最不捨的一樣東西,也許微不足道,但是對我,它已是全部的夢了.”
這樣一位浪漫多情的三毛卻於1991年,在眾人的扼脕,驚嘆中離開了人世.丁神父對她的早逝感嘆道:”她對任何事都如此敏感,很少人有像她如此強烈的感情,像一支火苗旺盛的蠟燭.她很快就把自己燒完了,但卻來不及把光亮和溫暖分散給太多人.”
三毛走了,在我們心裏刻下許多懷念,但她留給家人的,卻是永難平復的愴痛悵觸!
給三毛:
溫柔的夜裏,夢裏花落知多少?
萬水千山走遍, 妳在滾滾紅塵中,閱讀大地.
好想再聽妳說一次清泉故事,
唱一曲蘭嶼之歌. .
親愛的三毛,
妳像流星雨般瞬間即逝,留下永遠的背影.
遠處,高原上的百合花寂寞的開著,
燈下,再次展讀撒哈拉的故事,
我看見一隻哭泣的駱駝.
ps: 文中楷體字部分為三毛著作或譯作之書名
三毛夢屋內部陳設
看到一身白衣的三毛,我想到她的母親繆進蘭女士在三毛的書"我的快樂天堂"封底的一段文字:
在今天,
我彷彿仍見到我親愛的女兒三毛,
穿著一身潔白衣裙,
梳著兩條辮子,
面容光燦,
盤膝坐在我身後的椅子上,
愉快地與我聊天-----
就像她的往昔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