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先生雖是家中排行最小的(上有四個哥哥),但他個性成熟穩重,貼心孝順。
他平常工作很忙,但會盡量找時間回去看望公婆,也常打電話關心問候他們。
有一次先生打電話回家,像往常一樣先問候婆婆近來好不好?
“我心情不好,我想罵人。”婆婆在電話中回道。(註)
“媽,那你就罵我好了,我生出來就是要讓你罵的。”先生窩心的應道。
公公耳朵重聽,先生每次回家,總是極有耐心的和公公筆談。
先生從當兵開始,每個月都會給婆婆零用錢,而我婚前雖吃住都在家裡,但並沒有給父母零用金。
有一次過年我包了兩個紅包給我的父母。
我爸爸把紅包退給我,他說我賺的錢不多,自己留著用就好。我媽媽雖收下我的紅包,稍後卻包給我一個更大的。
和先生結婚前,有一天媽媽和我說,”David不是每個月都有給他媽媽錢?”
“是啊!”我答道。
“你跟他說,結婚以後…………”媽媽接下來說的話是我沒有想到的,因她要我告訴先生,結婚後要給婆婆更多零用金。
“為什麼?”我不解的問。
“要讓你婆婆覺得兒子結婚後更孝順。”媽媽說。
婚後,雖然我的父母從來沒提,先生也開始給他們零用錢,甚至給得更多。逢年過節他一定有所表示,更從不會忘記公婆的生日。
他告訴我,能夠對父母付出是他的福氣,他希望能一直擁有這樣的福氣。
今年謙謙過生日,我們在兄弟飯店請父母公婆吃飯。
我和先生很有福氣,都到這個年齡了,雙方父母還都健在。婆婆八十六歲,而公公已經九十四歲了。
我的鄰居楊伯伯已經九十二歲了,耳朵重聽,腿也不方便。我每個禮拜會有幾天中午帶他去社區餐廳吃飯,再送他回家;每禮拜也盡量找時間帶他唱幾首聖詩。(我也歡迎別的人一起加入唱詩。)
楊伯伯原本對信仰並不熱衷,但近日他對我說,他很感激主耶穌讓他活了九十幾歲,在他剩下的年歲裡,他要好好讀聖經、禱告、唱詩歌。
他好幾次都對我說,他很感激我陪伴他,有一次甚至說,如果不是我,他可能都”不想活了”,因他很孤單很寂寞。
他的話讓我很訝異,因為我覺得自己並沒有特別做甚麼。我雖有時陪伴他,常在話語上關心他,但我沒有想到這些對他來說,意義這麼重大。
我右手邊是楊伯伯,左手邊是我爸爸。
其實楊伯伯平常和兒子媳婦一起住,媳婦平常要上班,兒子雖已退休在家,但他們之間沒有甚麼交集。
幾個禮拜前,我對楊伯伯說,他和兒子之間的冷漠一定有原因,希望他能寫一封信給兒子,主動表達願意修復關係的心意,讓彼此日後都沒有遺憾。
他為難的看看我,告訴我他不會寫。
“沒關係,只要你願意,我來替你寫這封信。”我真的很希望看到他和兒子和好。
我試著揣摹楊伯伯的心境,寫出他心裡的話。
當楊伯伯讀我替他寫的信時,兩行老淚從他眼中流出,他說我完全說出了他的心聲。
他的兒子看完信後,雖然沒有他所期待的反應,但楊伯伯說,寫了這封信後,他不再有遺憾了。
我想,或是因為個性,或是其他原因,他的兒子表面上沒有甚麼回應;但我相信,一個老父親真誠的心意與道歉,多少觸動了兒子的心。
(註)婆婆有些老年失智,所以有時情緒不太穩定。